失蜡铸造
发布时间:2025-08-29
精密铸造(失蜡铸造)
精密铸造,也称为 失蜡铸造 ,是一种能够生产复杂形状、高尺寸精度和优良表面光洁度金属零件的精密铸造工艺。它特别适合制造具有复杂内部通道、精细细节或其他方法难以实现的几何形状的零件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、医疗器械、艺术和珠宝行业。
以下是精密铸造工艺的主要步骤:
蜡型制作:
- 将熔融蜡(或可熔塑料)注入金属模具中,制作最终零件的蜡型复制品。单个铸件可能需要多个蜡型。
- 对于复杂的组件,通常将单个蜡型焊接或粘合在一起。
组装(树型组装):
- 多个蜡型(或单个大型蜡型)连接到中央蜡浇注系统(包括流道、浇口和冒口),形成“蜡树”或“簇”。这允许多个零件同时铸造。
壳型制造(包壳):
- 这是关键步骤。组装好的蜡树反复浸入细耐火材料浆料中(通常是硅溶胶或水玻璃与细耐火粉末混合的粘结剂)。
- 每次浸渍后,涂覆逐渐粗糙的耐火砂层(如锆砂、氧化铝)。
- 这种浸渍和涂砂循环重复多次(通常5-10层),以在蜡型周围形成厚实、坚固且耐用的陶瓷壳。每层必须彻底干燥。
脱蜡(失蜡):
- 干燥的陶瓷壳含有蜡树,经过加热处理(如热水、蒸汽高压釜、闪火炉或微波炉)。
- 蜡熔化流出(因此称为“失蜡”),在陶瓷壳内留下与最终零件形状精确匹配的空腔。
烧结:
- 脱蜡后的壳体在高温炉中加热(通常800°C - 1100°C)。
- 目的: 燃烧残留蜡或释放剂;增强壳体强度;提供透气性;预热模具以减少浇注时的热冲击,防止铸造缺陷。
浇注:
- 将熔融金属(如不锈钢、合金钢、超合金、钛、铝、铜合金)倒入预热的陶瓷壳中,填充蜡留下的空腔。
冷却与脱壳:
- 金属在壳内凝固。
- 冷却后,使用机械振动、水射流或手工敲击将脆弱的陶瓷壳从凝固铸件上剥离。
切割与精加工:
- 将单个铸件从浇注树上切下。
- 去除多余材料(浇口、流道、冒口)。
- 零件经过喷砂、磨削和去毛刺等清理工序,达到最终表面要求。
检验与后处理:
- 对铸件进行尺寸检验,并进行无损检测(如X射线、渗透检测)以保证质量。
- 根据需要进行热处理、表面处理(如电镀、喷漆)或其他二次加工。
精密铸造的优点:
- 高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: 生产尺寸公差严格、表面光滑的零件,减少机械加工需求。
- 复杂几何形状: 能够制造复杂的内部结构、薄壁、精细细节和复杂轮廓。
- 材料多样性: 几乎可以铸造任何可焊接的金属或合金。
- 近净成形: 零件接近最终形状,提高材料利用率,减少浪费。
缺点:
- 成本高: 工艺步骤多,材料昂贵(尤其是壳材料),且劳动和能源消耗大。
- 周期长: 从模型到成品的工艺周期较长。
- 尺寸限制: 由于壳体强度和操作限制,单个铸件的尺寸和重量有实际限制。
- 缺陷风险: 易出现收缩、气孔或裂纹等缺陷,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。
总之,精密铸造是一种复杂且灵活的制造工艺,特别适合生产高质量、复杂零件,尤其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。